鲤鱼专题

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专题 > 鲤鱼专题

鲤鱼细菌性鳔炎病及其防治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18-08-15
摘要:鲤鱼鳔炎病是北方池塘养殖鲤鱼的常见病,与弹状病毒引起的鲤春病毒血症(以前曾经称为鲤鱼鳔炎症)不同,目前发生的鲤鱼鳔炎病由细菌引起,内服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都有效;发...


鲤鱼鳔炎病是北方池塘养殖鲤鱼的常见病,与弹状病毒引起的鲤春病毒血症(以前曾经称为“鲤鱼鳔炎症”)不同,目前发生的鲤鱼鳔炎病由细菌引起,内服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法都有效;发病水温也不是鲤春病毒血症的低温期发病,而是在养殖季节温度越高的时候越严重,尤其是25℃以上死亡率高;发病鱼症状也没有病毒病的体表严重出血、突眼的特征性症状,而是以鳔壁溃烂、水肿为主。因此目前鲤鱼养殖者和鱼病防治人员习惯上称其为鲤鱼细菌性鳔炎病。下面将鲤鱼鳔炎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和防治方法总结介绍如下。



一、鲤鱼细菌性鳔炎病的症状

发病鱼体表没有明显异常症状,发病较轻的鱼吃料差,投饵时池鱼不像正常无病鱼那样在食台集中摄食,而是在食台吃几粒饲料以后就成群结队的到旁边水面下停滞,或聚堆,或无规律分散在水面下。有时过一会再到食台吃一点饲料再游开。严重溃烂的鲤鱼失去平衡,到食台吃食时头向下、尾向上不能发自主游动抢食,吃食后在食台附近头向上垂直“站立”。

解剖见发病鱼鳔畸形、萎缩,鳔壁溃烂,用剪刀轻触即破,鳔壁明显水肿,鳔内积水,有时体腔积水(图1)。剥去鳔壁外层可见内层表面有较多的黑色瘀血斑。严重时鳔附近的腹膜等组织也溃烂,鳔附近的体壁肌肉腐烂形成一个洞,这时鱼还不死亡。解剖病情较轻的鱼,肠道中有大量饲料,说明仍然大量摄食。内服抗菌药物治愈后的鱼正常摄食,解剖见鳔畸形,鳔壁完好,鳔壁内膜上有黑色斑块(见图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  鳔壁水肿、溃烂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2  鳔畸形、表面有瘀血斑

二、鲤鱼细菌性鳔炎病的流行特点

1、鲤鱼细菌性鳔炎病从50克左右的苗种到500克以上的大规格成鱼都有发病,在东北地区6月下旬鲤鱼种体重达到50克左右就开始发病,一直持续到10月末水温降到15℃以下,都有池塘的鲤鱼陆续开始发病,而且越是高温期、吃料多,发病和死亡越严重,春秋季吃料少,发病率降低,死亡少。

2、 鱼种培育期间如果发生过细菌性鳔炎症,通过药物治疗痊愈后,次年用这样的鱼种养殖成鱼,成鱼还可能发病,也就是没有免疫性。

3、投喂的饲料越多,吃料越凶,越容易发病,高温期投饵率低不容易发病。发病后减少投喂或者停止投喂,死亡量会大幅度下降。

4、北方在越冬以前发病,来不及内服药物治疗,带病越冬,冬季冰下死亡率会很高。冬季没有死亡的病鱼鱼种在春天恢复后,用来养殖商品鱼,生长速度没有明显不同。

5、镜鲤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全鳞的鲤鱼,鲤鱼发病时池塘中混养的草鱼、鲫鱼、花白鲢不发病。

6、经常投喂抗菌药物的池塘鲤鱼发病率明显低于不投喂的池塘,发病后投喂抗菌药物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三、鲤鱼细菌性鳔炎病的防治

1、定期解剖检查 
由于发病初期病鱼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是摄食量减少为主,所以这个病在发病早期不容易发现,很多发病池塘都是在解剖检查鱼病时才发现已经得了鳔炎病。发病中后期病鱼鳔壁和周围组织、体壁肌肉都开始严重溃烂,治疗效果差,往往引起大量死亡。所以细菌性鳔炎病防治最关键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主养镜鲤的池塘应该每10天左右用旋网捕鱼解剖检查,每次检查数量不少于3尾,以免遗漏。特别是吃食变差时,更要解剖检查是否是鳔炎病引起。

2、适时调节水质、改良底质
细菌病的发生与池塘水质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池塘水体和底泥中有机质过多,水体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状态,致病细菌易大量繁殖,特别是一些因素引起藻类大量死亡,水体氨态氮、亚硝酸盐升高,养殖鱼类处于体质下降状态情况下细菌病容易发生。经常调节水质,保持水质稳定、保持水体适当的肥度,经常用氧化剂类底质改良剂改底,分解底部沉积的鱼类粪便、剩余饵料和死亡藻类,避免底部有机质积累,不给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创造适宜条件,对预防细菌性鳔炎病有很大的作用。

3、发病后及时内服抗菌药物治疗
经过解剖检查一经发现鲤鱼发生鳔炎病后,马上减少投喂饲料或停止投喂,实践证明减少投喂或停止投喂能有效减少死亡,平时投喂量较少的池塘也不容易发生细菌性鳔炎病。减料的同时内服抗菌药物,氟苯尼考、新霉素、恩诺沙星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养殖专题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