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百科 > 养殖百科

鱼类常见六种病毒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18-11-20
摘要:一、草鱼出血病 1.病原体 草鱼呼肠孤病毒,球形颗粒,直径70~80nm,20面体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目前已报道了10个分离株,该病毒主要引起中国...

一、草鱼出血病

1.病原体

草鱼呼肠孤病毒,球形颗粒,直径70~80nm,20面体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目前已报道了10个分离株,该病毒主要引起中国淡水养殖主要品种草鱼在鱼种阶段发生出血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

2.流行情况

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厘米~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2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长,每年6月下旬至9月底是主要流行季节,高峰在8月,死亡率高,高密度饲养的鱼种池危害更甚,常发生全塘覆没,对提高淡水鱼产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5℃~30℃。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耗氧率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病。

3.发病过程

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天~15天,一般是7天~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

(1)潜伏期。约3天~10天,在此期间内,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则长。

(2)前趋期。时间短,仅1天~2天,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

(3)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天~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而死。

4.症状

患病初期,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水面,反应迟钝,摄食减少或停止。

   (口腔充血发红)
病鱼的主要症状是充血。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诸如鳍条、鳃盖、鳃丝、眼眶、口腔、下颚等表皮组织,不用解剖就可以看到充血现象。病鱼眼球突出,鳃丝苍白或充血。脑膜腔、肌肉、肠道、肠系膜、鳔壁、胆囊、肝、脾、肾等器官,也往往出现充血现象,故依症状定名为"出血病"。

外部症状一般微带红色,小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充血现象。将病鱼皮肤剥开,肌肉有的显示点状或快状出血,有的全身肌肉呈充血现象,鳃部贫血,出现“白鳃”,也可能出现鳃瓣呈斑状充血,但有的病鱼鳃部无此症状。

内部器官的症状常见的是肠道充血,全肠或局部因充血呈鲜红色,肠系膜和周围脂肪,也常伴有明显的点状出血。但肠道半滑肌一般仍完好,仍具韧性,无腐烂或水肿等情况出现,少数病鱼的肝、脾、肾等出现灰白色或局部充血,鳔壁及胆常充满血丝。

实际上,上述症状群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主要类型和"白鳃"共4种类型,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主要症状为肌肉明显出血,全身肌肉呈鲜红色。

(2)红鳍红鳃盖型。主要症状为鳍基、鳃盖严重充血,头顶、口腔、眼眶等处有明显出血点。

(3)肠炎型。主要症状为肠道严重充血,肠道全部或局部鲜红色,内脏点状出血。诊断时,要注意以肠道出血为主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前者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红且无脓液或有琉晶样物质。

(4)“白鳃”型。鳃丝呈白色,肠道、肝脏等内脏器官均呈白色。

5.防治方法

放养密度应控制在800尾/亩以下为宜。水质越坏发病越严重,长期低溶氧状态最容易发生本病。

(1)清塘消毒。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改善池塘养殖环境,并用生石灰水或漂白粉水泼洒消毒。

(2)下塘前药浴。鱼种在放养时用10ppm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6~8分钟,用聚乙烯氮戊环酮碘剂(PVP-1)60毫克/升药浴25分钟左右。

(3)人工免疫预防。发病季节到来之前人工接种出血病防治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疫苗,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保护草鱼安全度过当年流行季节。
①浸浴法:尼龙袋充氧,0.5%疫苗液浸浴夏花24小时;或0.5%疫苗液,加0.5毫克/升莨菪碱,尼龙袋充氧浸浴3小时,成活率可达83%~92%。
②注射法:8厘米以上的草鱼,采用腹腔或背鳍基部注射每为注射疫苗0.3毫升~0.5毫升。

(4)药物防治。
①中药:每100千克鱼每天用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各125克,再加0.5千克食盐拌饲料投喂,连喂7天。
②用硫酸铜溶于水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7毫克/升浓度,隔天1次,连泼洒2次。

(5)水体消毒。可以通过全池泼洒生石灰(每立方水体35-40克)进行消毒与改善水质。
  
(6)杀灭水体中的病毒病原。可采用泼洒碘制剂的方法,对于发生出血病的草鱼池塘,通常连续泼洒聚维酮碘或季铵盐络合碘等(每立方水体0.3-0.5毫升)2-3次,隔天1次。

二、鲤痘疮病

该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鲤、鲫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鱼体表出现大量灰白色石蜡样增生物。

1.病原

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病毒直径为0.07-0.1微米。病毒颗粒近球形,复制适宜温度为15℃~22℃,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2.流行与危害

流行季节与温度: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节。

本病通常流行于秋末冬初和早春季节,水温在10℃~20℃时,水质较肥的池塘鲤鱼易发此病,特别是一龄以上的鲤鱼对此病较敏感。当水温升高(高于18℃后)或水质改善后,痘疮会自行脱落,会逐渐自愈。条件恶化后又可复发。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鱼死亡,在轻微病情的情况下,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但影响鱼的生长及鱼体外观,降低商品价格,影响经济效益。

3.症状和病变

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并覆盖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加、扩大和变厚,其形状大小各异。这种增生物既可自然脱落,又能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增生物。病鱼生长性能下降,表现为消瘦、游动迟缓,甚至死亡。

病状的特点是: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小斑点,并覆盖着一层很薄的白色黏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大小和数目逐渐增大和增多,以至蔓延全身。由于患病部分的表层受到某些刺激增厚而形成“增生物”,色泽由原来的乳白色逐渐变成石蜡状,形成癣状痘疮,上面有时有极小的红色条纹。“增生物”可高出鱼体表1毫米~5毫米,其表面由光滑变为粗糙,质地由柔软变为软骨状,较坚硬,一般不能被磨擦碰掉。这种表皮“增生物”是致密的结缔组织,内有一些微血管,其主要成分是胶原纤维。这些“增生物”长到一定大小后,可自动脱落,以后在原位置上又重新长出新的“增生物”

4.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检疫制度。隔离病鱼,并不得留作亲鱼。
(2)渔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有病鱼或病原体的水域亦需作清毒处理,最好不用作水源。
(3)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洁水中(最好是流动水),体表增生物会自行脱落。
(4)将0.5千克大黄研成粉末,用开水浸泡12小时后,与100千克饵料混合制成药饵,或者内服三黄粉,同时全池泼洒0.4ppm二溴海因,投喂3-5天。
(5)使用生石灰调节池水pH值,使之保持在8以上。
(6)二溴海因或溴海因全池泼洒,用量为0.2~0.5克/立方米。
(7)碘伏全池泼洒,用量为0.2~0.3毫升/立方米。
(8)复合碘溶液,或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聚维酮碘粉,一次量,每一立方水0.1毫升,或0.45~0.75毫升,全池泼洒一次。
(9)银翘板蓝根,或七味板蓝根,或清热中药方剂,一次量,每1公斤饲料3.2~4.8克,或6~8克,一天两次,连用2~3天。

三、鲤春病毒病

1.病原

该病由一种弹状病毒即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简称SVCV)引起。有一层囊膜,病毒大小为180×70nm,含单链RNA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最适活性温度为20-22℃),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195-1.200克/毫升。根据其结构蛋白组分可把该病毒列入水泡性口炎类。目前研究证明SVC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

        (鲤鱼眼球突出)
2.流行及危害

鲤春病毒病流行地域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时间主要在4~6月,水温在13~22℃,17℃左右是最容易发病的温度。危害对象主要是鲤鱼,鲫鱼也被感染,越冬以后的幼鲤和1龄以上的鲤鱼极易感染。感染途径是以水体为媒介、水平传播为主,亦可通过鱼类寄生虫等传播。传播快、潜伏期短,死亡率高。

在春季比较流行,在15度以下感染后的鱼出现病症,20度以上则停止,当水温低于13度,由于病毒的活力降低,其感染力也随之下降。

感染后死亡率在30%-40%,有时高达70%;严重时病鱼的死亡率可高达100%。

    (鲤鱼鱼鳔出血)
3.症状

病鱼一般表现为体色变黑、反应迟钝、呼吸困难,无食欲,游泳迟缓,往往失去平衡而侧游,严重时无力静卧水底。病鱼体表两侧有红肿浮斑,体表轻度或重度充血,肛门红肿外突且常挂有长条状黏液,腹部膨大,眼球外突。

病鱼往往有多量带血的腹水。由于该病毒在体内增殖,尤其是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造血组织和肾细胞内增殖,从而破坏了体内水盐平衡和正常的血液循环,因此病鱼表现为肝、肾、脾、心、鳔、肌肉和造血组织等多组织器官的水肿、出血、变性、坏死及炎症等病变,从而导致感染鱼死亡。

解剖可见肠道和肾充血发炎,肠黏膜脱落,肠内有脓状物。病情严重的病鱼除有肠道出血性发炎外,腹膜也发炎,腹腔内充满大量渗出液,严重时为带血的粉红色。鲤鱼急性感染时,鳃、肠、心、肾、肌肉出血,肝发炎及水肿,最后肝多处坏死,可见黄疸症状。

    (鲤肛门红肿,体表出血)
4.防治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进行预防。

(1)鱼病流行季节,每15天,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公斤,或漂白粉交替使用,全池泼洒。

(2)可用大蒜素、板蓝根、地榆、鱼腥草或大黄、穿心莲(2∶3∶1∶3∶2)合剂遍洒,连用2~3次,同时按上述比例拌饵投喂。

(3)用含氯消毒剂比如二氯异氰脲酸钠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消毒。

(4)注射疫苗。用灭活疫苗或弱毒疫苗免疫预防。

(5)用碘伏、季铵盐类消毒可预防此病发生。

(6)将水温提高到22℃以上可控制此病发生。

四、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1.病原

病原体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多为冷水鱼类病害。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无囊膜,直径55~75nm。病毒在RTG-2、PG、RI、CHSE-214、AS、BF-2、EPC 等鱼类细胞株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生长温度为4~25℃,最适温度为15~20℃。病毒在胞浆内合成和成熟,并形成包涵体。

2.传播途径

主要侵害鲑科鱼类鱼苗至3 个月内的稚鱼,广泛流行于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和地区,我国东北、山东、山西、甘肃、台湾等省养殖的虹鳟均发现此病。发病水温一般为10~15℃。2~10周龄的虹鳟鱼苗,在水温10~12℃时,感染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100%。20周龄以后的鱼种一般不发病,但可成终身带毒,成为传染源。本病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

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精液。
水平传播:病鱼的粪便、尿、分泌物将病毒带入水中,感染途径为鳃和口。

3.流行及危害

该病主要危害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幼鱼。开食2月龄的苗种常引起急性批量死亡,一般开食后7周开始出现死亡,较大鱼苗首先发病,20周龄以上幼鱼一般不再发病。发病水温为10℃~15℃,水温在10℃~12℃时死亡率可达80%~100%,该病潜伏期与鱼大小及水温有关,鱼越大潜伏期越长,水温越高潜伏期越短。

            (虹鳟鱼)
4.症状

病鱼体色变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充有大量腹水,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多数病鱼肛门处拖着线状粘液便,并不时在水中旋转狂奔。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苍白,消化道内通常无食物,充满乳白色或淡黄色粘液。典型病变是胰腺坏死,并在一些细胞胞浆内出现包涵体。疾病后期,肾脏和肝脏等也发生变性、坏死。

体重5克以上幼鱼多为慢性,死亡速度较慢,外观腹部膨胀,体色变黑,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充血发红,肛门大多拖线状粪便,游动缓慢,摄食不良。

体重5克以下鱼苗多为急性,死亡速度快,病鱼活动迟缓,侧游或缓慢旋转游动后沉底,腹部膨胀,体色变黑。

5.预防

不使用带病原的亲鱼繁殖幼体,不从发病区运输鱼及卵,采用独立水体进行产卵、鱼苗孵化、培养。鱼苗、鱼种应放置于渔场最上游,以防止水平传播,防止水源污染。

养殖设施及工具用高浓度氯制剂彻底消毒。

疾病暴发时,减少养殖密度;鱼卵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50毫克/升消毒15分钟;加强水源、鱼、设施等的严格消毒。

6.治疗

发病池一般通过提高水温的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展。

患病早期用聚维酮碘溶液(按10%有效碘计算),每千克鱼体重用1.64~1.91克,拌饵投喂,每日1次,连续10-15天。

五、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

1.病原

病原为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多为冷水鱼类病害。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NV),病毒颗粒呈子弹形,大小为120~300×60~100nm,单链RNA,有囊膜。病毒在FHM、RTG-2、CHSE-214、PG、R、EPC、STE-137 等细胞株上复制生长,并出现细胞病变(CPE),生长温度为4~20℃,最适温度15℃。

患病虹鳟腹部膨大,体表出血、出血(仿山崎隆义)
2.传播途径

主要危害虹鳟、硬头鳟、银鳟和大西洋鲑等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尤其是刚孵出的鱼苗死亡率可达100%,1 龄鱼种的感染率与死亡率明显下降,2 龄以上鱼基本不发病。流行水温为8~15℃。可通过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传播。

垂直传播:带病毒亲鱼的卵和精液,由卵传播几率更大。
水平传播:水源受污染等。病毒主要经鳃和消化道入侵鱼体。

患病虹鳟鱼苗肌肉出血(仿山崎隆义)
3.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鲑科鱼类如虹鳟、大麻哈鱼、河鳟等鱼苗及当年鱼种,发病水温4℃~13℃,8℃~10℃时发病率最高,15℃以上停止发病,2月龄以下鱼苗在水温10℃时死亡率达100%,2月~6月龄鱼种死亡率大于50%,大于7月龄鱼种死亡率约为10%左右,近年发现体重7克~100克的虹鳟也有发病案例。

患病鲑鱼苗肌肉出血(仿W.Ahne)
4.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出现昏睡,或游动缓慢,时而出现痉挛,往往在剧烈游动后不久即死。病鱼眼球突出,腹部膨大,鳍条基部充血,出血,肛门处常拖有一条不透明的粘液粪便。口腔、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心包膜、肠及鱼苗的卵黄囊等出血。肾脏及脾脏的造血组织严重坏死,病情严重时肾小管及肝脏也发生局部坏死,胃、肠固有膜的颗粒细胞、部分胰腺的腺末旁及胰岛细胞也发生变性、坏死。胞浆内常可见包涵体。

该病往往在鱼苗及幼鱼期引起突发性批量死亡,一般感染后7天~14天发病。病鱼游动迟钝,旋转活动,有时沉底,体色变黑,腹部膨大,鳍基充血,肛门悬挂不透明、黏液状粪便,体侧肌肉呈“V”形出血。慢性病鱼眼球往往突出。

该病易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相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鱼肛门后面拖的一条粘液便比较粗长、结构粗糙。

患病虹鳟肾造血组织坏死H.E ×400(仿P.George)
5.预防

养殖设施及工具严格消毒。鱼卵在17~20℃孵化为宜,并用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含1%有效碘)50毫克/升浸洗15分钟,当pH显碱性时可将浓度提高至60毫克/升,因为在碱性条件下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效用降低。

6.治疗

(1)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作用。
(2)将病鱼池水温提高至17℃~20℃可控制病情严重恶化。

六、病毒性出血败血病

1.病原

本病多为冷水鱼类病害,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中的艾格特维德病毒,或称艾格特维德病毒(Egtved virus),为一种单链RNA 病毒,大小在170~180nm×60~70nm。病毒能在哺乳动物细胞株BHK-21、WI-38 和两栖动物细胞株GL-1 上生长,但更易在鱼细胞株如BF-2、CHSE-214、FHM、PG 和RTG-2 上生长。生长温度范围为4-20℃,最适增殖温度为15℃,20℃以上失去感染力。

患病虹鳟肌肉出血 (仿P.George)
2.传播途径

水为传播媒介,通过亲鱼垂直传播,另外池底淤泥及无脊椎动物为其水平传播途径。带病毒鱼是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期通常为14周。

患病虹鳟鳃苍白,贫血,脾、肾肿大(仿P.Kinkelin)
3.流行及危害

主要危害鱼种及幼鱼,一般鱼体大于5厘米才发病。流行于冬末春初,水温6℃~12℃发病多,在8~10℃死亡率最高,14℃~15℃发病少,而在15℃以上时,却很少发生。累计死亡率可达80%,当水温变化或移动鱼体后易发生。

4.症状

症状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型三种。一般由急性转为慢性,最后转为神经型。但三种表现型不易明确区分,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死亡,皮肤出血。

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大量死亡,体色发黑,死亡量大,鳃苍白有出血点,皮肤、肌肉、眼眶周围及口腔出血。病鱼贫血,造血组织发生变性、坏死,白细胞和血栓细胞减少。体内脂肪组织、生殖腺、肌肉、肠系膜有出血点,肝脏色淡,肾脏变薄充血。

慢性型:一般由急性转变而来,病鱼病程长,中等程度死亡率。体色更黑,眼球严重外突,贫血更加严重,尤其是鳃及肝脏显示严重贫血,鳔及肾脏肿大,腹腔充满积液,使病鱼外观呈腹腔膨胀样。

神经型:发病较慢,死亡率很低,主要表现为病鱼运动失常。病鱼作旋转运动,有时急剧挣扎后沉底。内脏严重贫血。有时体表出血症状不明显,但内脏有严重出血。

5.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

(1)发眼期卵用伏碘(PVP-I,商品名为10%复方皮维碘溶液)配成含有效碘50毫克/升的浓度(10升水中加入50毫升的PVP-I液)浸洗15分钟,如水的pH值高,则需用60~100毫克/升。

(2)疾病早期用伏碘液拌饵投喂,每千克鱼每天用有效碘1.64~1.91克,连喂15天,死亡率可降低。

(3)每万尾0.4克左右的仔鱼每天投喂24毫克植物凝集素(PHA),分2次投喂,连喂1周为1个疗程,且有一定的效果。

(4)可将病鱼放在低于10℃的水环境中饲养,或将发病池水温提升到18℃以上,从而可以控制此病的发生。

(5)用大黄等中草药拌饵投喂,有一定防治效果。


水产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