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百科 > 养殖百科

水产养殖中的小趋势才是赚钱大趋势!花鲢也能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19-01-30
摘要:作者:胡升翔 细数2018年水产养殖的品种,能赚钱的,很遗憾,还真没有几个!鳊鱼基本打入了地狱,草鱼很难赚钱,黄颡鱼沉入了谷底,鲌鱼跌破了成本价,鳝鱼不温不火,泥鳅再难...

作者:胡升翔

细数2018年水产养殖的品种,能赚钱的,很遗憾,还真没有几个!鳊鱼基本打入了地狱,草鱼很难赚钱,黄颡鱼沉入了谷底,鲌鱼跌破了成本价,鳝鱼不温不火,泥鳅再难翻身,青蛙全年无戏,黑鱼价格烂到底了……2018年很多养殖品种是一片惨淡经营的景象!

在不景气的水产养殖的大趋势下,虽然确实缺乏生机,但也不乏有赚钱之众。这些赚钱之人,他们并没有随波逐流,在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选择上,他们另辟溪径,硬是在大趋势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赚钱小趋势!

一、为什么大趋势不赚钱

水产养殖不赚钱的最主要原因是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什么会供过于求?因为中国适合水产养殖的土地众多,加上参与的人员众多,特别是很多水产品种基本已无技术瓶颈,产量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一哄而上,生产的都是无差别化的产品,因此,任何一个这样的养殖品种,供过于求只会来得更早!

比如鳊鱼、草鱼等大众水产品,繁殖、种苗大规模生产、疾病防控等的无瓶颈,尤其是饲料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为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更有内循环水养鱼、跑道养鱼、集装箱养鱼等养殖新模式的推广,让这些大众水产品均具备了产量高、随时随地都能大规模上市的条件。因此,市场上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也就成为了常态!想在这类品种上赚钱确实很难。

再比如黄颡鱼、鲌鱼、泥鳅等,这类鱼消费群体较窄,本来市场容量就有限,一旦大规模养殖,市场立马就会呈饱和状态!最要命的是,这类鱼都是高产品种,随便一亩产个2000斤以上根本就没有障碍!随着品种的改良,疾病的攻克,饲料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这类品种还能大规模随时上市,这些品种很难有钱图,自然再所难免!

还比如小龙虾养殖,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小龙虾养殖池遍地开花!虽然小龙虾还有很多瓶颈未被攻破,但全国1200万亩的养殖体量,加上90%的稻虾池,绝大部分小龙虾集中在5~6月份的50天左右的时间大量集中上市,走这样模式的养殖者能有好果子吃吗?

二、小趋势的赚钱之道

小趋势的赚钱之道同样来源于市场,当市场供不应求时,钱财自然会滚滚而来!这种小趋势来源于对市场的准确分析与判断,特别是对未来行情的准确预测(当然也离不开技术的把握和对整个养殖过程精细的管理,这个话题不是本文重点,故从略)!同一品种的不同生产模式,新品种的开发,即或是常规的品种,只要我们能发现其中的商机,都能够成为赚钱的好养殖品种!

  比如大众养殖品种花鲢,由于国家环保政策的强力推进与执法力度加强,拆围、拆箱、还湖、禁肥、禁养、限养等面积不断迅速扩大,因此原有的水产养殖面积断崖式锐减,白鲢花鲢的产量呈断崖式减产。以此为商机,部分先知先觉者在国家允许的养殖水面加大花鲢的投放密度及规格,辅以饲料投喂,生产出了大量的花鲢投放到市场,但因为这些产量远远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花鲢价格长期在高位运行,5斤/尾以上的花鲢16元/公斤已成为常态,有时甚至更高。

  还有一个大众品种是草鱼,虽然小草鱼赚不到钱,但10斤以上的大规格草鱼却是供不应求。受中华民族传统影响,人们每年冬天都会腌腊鱼,其中10斤以上的大规格草鱼深受市场喜爱,近几年来,塘口价格均在15元/公斤以上,这个价格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

再比如小龙虾,红遍大江南北的品种,也有养殖老板赚了大钱!他们的做法就是不走寻常路。市场上最赚钱的二个时间段就是高温期和低温期。谁都知道这二个时间段价格高,难管理。但这些老板们迎难而上,认真观察,用心领悟,终于攻克难关,能在高价期批量上市。


  同样是养小龙虾,有的老板一季虾一季杂鱼,仍旧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杂鱼可选择市场价格较高的沙塘鳢、麦穗鱼、黄黝鱼、青虾等,这类鱼市场价格均在30元/公斤以上,且供不应求,具有很大的养殖潜力。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还有很多好的品种和模式值得我们用心去开发和探索,只要我们紧跟市场,把握机遇,认真去做,我们就一定能拥有自己的赚钱小趋势!

三、结语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水产养殖离不开消费端,当消费观念已变时,对仍旧墨守陈规的人而言,被淘汰会来得很快!小趋势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唯有长期坚持对市场规律进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并当机立断去做的人,才有可能成功!很认同罗振宇跨年演讲的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没变化,还有什么机会轮得着我吗?”

通联:应城市胡一生水产平台   胡升翔
地址:应城市古城大道17一4



花鲢600斤/亩以上的产量?对,精养鱼塘中套养你就应该这样去规划!


一般来说,普通常规鱼类精养中,套养鳙鱼(花鲢)的养出量对亩均效益的影响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主养品类行情不好或不稳定的年份,花鲢的产出效益即成为当年的纯收益。

原因有三:
1、投入端:套养花鲢不直接投料,只是鱼苗钱就可以了,其他的不大需要直接成本。

2、产出端:随着南方大水面(如水库、湖泊)投肥养鱼模式的被禁,在花鲢强劲需求未减的情况下,价格一直坚挺甚至强势上扬。

3、系统角度:套养的花鲢成为池塘生态系统的污染物(粪污和残饵)转化利用最终一环,转化利用率的提高成为花鲢增产(效益增加)的直接表现,带来的是池塘生态系统的更加健康、稳定,更加高效。
 

一、影响花鲢产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套养花鲢亩产的因素有很多,一般来说影响花鲢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充足饵料——浮游动物,据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增重一斤白鲢消耗60~80斤藻类;增重一斤浮游动物需3~5斤藻类(含细菌、有机碎屑);增重一斤鳙鱼(花鲢)消耗3~5斤浮游动物,只要有充足的天然饵料,花鲢个体生长飞快,一个养殖季个体生长到8~10斤都是常见。
由此可知制约套养花鲢放养比例无法提高的主要因素是生物性饵料的严重不足。
 

二、如何简单高效地培养浮游动物


精养池塘是一个半人工生态,投入饲料——粪便及残饵——菌藻——浮游动物——花鲢吃食,一环扣一环,如下图所示:

                        
花鲢摄食所需的浮游动物主要是指水体中的轮虫、枝角类以及桡足类,这些浮游动物自身主要以水体中的大型藻类、悬浮有机质为主,其主要为水体中的大型藻类,比如绿藻中的盘藻,大部分硅藻以及裸藻等,想要维持池塘中浮游动物的丰度就需要保持藻相的复杂稳定,且以大型藻类为主,这就需要我们定期补菌来保证池塘中的肥效转化,保证藻类可以得到持续的肥源;
另一方面,虫卵的孵化需要在池底进行,为了保证虫卵的孵化率,应适当减少化学底改的次数,以减少对虫卵的杀灭;最后,除必须情况外,尽量减少杀虫次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如何合理利用池塘生产能力增加花鲢产出?


1、苗种搭配
传统养殖中,套养的白鲢和鳙鱼比例因养水技术手段和认知产生差异,投放以白鲢多、花鲢少的比例搭配。
在高效模式中,培养浮游动物为目标,藻类和浮游动物种类丰富、产出均衡稳定,使花鲢产量得到大幅提升。
因此建议花鲢投苗150尾/亩5两~1斤苗,白鲢少放至10~20尾/亩。
 
 
2、生态系统需做到“平稳、高效”
池塘生态系统“意在循环、重在运转、平稳高效是关键”。

在实际生产中,生态系统运转要做到平稳、高效需一定的保障手段,除了采用鱼悦1号活化水体、提高水体的物质转化能力之外,主要是供应给藻类的营养需要平稳、可持续,这提出了新的要求:

(1)以池塘营养持续、稳定、高效的转化为目标,减少污染物残存,注重粪污的高效再利用,改善环境使病菌和寄生虫等致病因素减少。

说到池塘稳定高效,就必须谈一下池塘的营养管理,池塘水体藻类生长是需要养分的,我们称之为肥料,精养池塘不同的养殖阶段其水体营养来源和结构是不一样的。

合理水体营养管理是全方位地满足藻类持续、稳定生产时对养分的需求,藻类光合作用过程中所必需营养元素有:

1)超大量元素:碳、氢、氧,通过大自然供给(光合作用和水)+人工补充碳源相结合;
2)大量元素:氮、磷、钾,以向水体定期补充为主;
3)中微量元素:硅、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和氯等中微量元素,底泥和水体供给+人工补充相结合。
每种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自己的生理功能,不能被其他元素所代替,具有同等重要性。任何一种元素缺乏都会阻碍植物的生长发育,严重时甚至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满足浮游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对于浮游生物来说,每一种元素都是其需要的肥料,其也遵循“最小养分律”原理,即:水中浮游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和限制其产量的却是水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营养元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元素含量的增减而相应地变化。要点为:

1)决定浮游植物产量的是水体和底泥中所能供应的某种对浮游物来说相对含量最少而非绝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2)最小养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条件而变的。
3)继续增加最小养分以外的其他养分,不但难以提高产量,而且还会降低施肥的经济效益。
因此,水体营养均衡十分重要,营养不均衡藻类生长难健康、容易倒藻、转藻也是常有的事。
精养池塘中影响藻类生长最主要的两个关键养分为氮和磷,需合适的氮磷比为(8~10):1,精养池塘正常情况下的需肥规律有:

1)中微量元素一般来说由环境供给和饲料带入,非特别品种养殖(如:虾蟹)一般不需长期补充,每半月至一个月少量补充即可。
2)按养鱼整季来说,前期鱼存塘量小,饲料投喂量小,带入养分少,氮和磷均满足不了藻类的持续生长需求,既需补氮也需补磷,可以采用有机肥做基肥培菌,以化肥追肥,推荐磷酸一铵配尿素或过磷酸钙+碳铵溶水浇施;磷酸一铵中磷≥44%、氮磷比1:(4~5),每10~20天施一次;虾蟹前期肥水可采用成品肥水膏肥水,成本较高但是省事。
3)随着鱼存塘量的增加,随饲料入塘而进入水体的氮逐渐增多,应逐步减少氮肥的施用量,直至不施,只追施磷酸一铵(参考值:正常情况下在鱼存塘1000斤/亩以后可以不配施纯氮肥)。
4)中后期投喂量也会逐步增加,饲料多以蛋白为主,氮元素含量充足,经养殖物及池塘中微生物代谢后可为藻类提供充足氮源,所以,以投喂为主的池塘多是不缺氮的,只需定期补充磷元素、偶尔补充微量元素即可,目的是调节水体氮磷比,保持水体营养均衡,促进藻类生长。
5)定期补充有益菌和碳源,保持菌的活力和合理水体分解能力,为藻类代谢持续提供肥源,合理搭配使用发酵料,效果更佳。

注意:
1)当池塘不缺氮的时候,还向塘内补氮是等于投毒——肥毒;
2)施肥应根据投饲料量、光照、温度等因素阶段性调节;
3)施用化肥应关注pH对肥效的影响。
 
(2)提升池塘物质转化的手段,如活水水质、激活改底营养:
水在池塘生态转化过程既是载体,又是最大量的参与物质,水的活力提升后可显著提高水体的渗透力、溶解力、代谢力,可使粪污分解、菌繁殖、藻合成、浮游动物生长的效率均可得到明显提升,这就大幅度提高了池塘天然饵料的产出能力,有效地提升花鲢食物的供给能力。
推荐使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促使底泥富集的氮、磷、中微量元素向水体释放,有利于水质稳定。

(3)稳定水体、少用使用速效菌,以使用长效复合菌为主
对于大多数池塘来说,其自身调节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由原生菌组成的基础菌相,此菌相决定了整个池塘的分解走向;如果使用一些速效菌,如枯草芽孢杆菌,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分解大分子的有机质,但是很容易在3天以后衰败,且其发挥作用的这段时间会对池塘的原生菌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破坏原有菌相,在其衰败后,池底出现菌相空白现象,为有害菌的滋生创造机会,同时伴随5~7天的菌相不稳定以及藻相不稳定,带来一些列的水质问题。所以,对于整个养殖过程来说,应当减少速效菌的使用,加大复合菌如EM菌的使用。

(4)非十分必要少进行逆生态操作,如消毒、杀虫、杀藻,这些操作对水体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如进行了这些破坏水体生态的行为,需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如补EM菌、引入合适藻种。
 
3、日常管理以调整修复为主

1)定期7~10天为池塘补充EM菌,持续保证池塘有益菌相。
2)养殖中后期补充磷肥以及微量元素,保持藻类的稳定多样性。
3)可定期15天一次在池塘中泼洒酵母菌以培育轮虫、枝角类等浮游动物。
 

四、产出效益


在提升并用足池塘生产力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水体营养管理后,可实现池塘花鲢产出大的幅度提升:
1)套养鳙鲢等滤食性鱼类亩产可实现150斤以上增产;
2)投料期鳙鱼平均亩产出量可达70~120斤/月;年投喂7个月左右养殖区域实现套养的鳙鱼单产600斤以上;
3)长年可投喂的广东沿海地区,可实现单产1000斤以上鳙鱼产量。

来源:新农匠 谢剑华  新农匠生态讲习所


水产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