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意渐浓,冬季也将临了,池塘的水温会渐渐地下降,长江及以北地区的水温已经降低了。水温的下降将会为水产养殖池塘水体的理化条件和养殖品种的生理状况带来一系列相应的改变。所以随着气候的秋意渐浓,养殖管理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
无论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的一些生理生化反应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水产养殖的鱼虾蟹作为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程度更甚于陆地的恒温动物。鱼虾蟹的体温会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对鱼虾蟹的生理带来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水温的高低,和养殖的鱼虾蟹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和觅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水温下降,养殖户从直观就可以观察到:当养殖水体水温降低后,鱼虾蟹会活力降低、摄食减少。当然:不同的鱼类,其新陈代谢的功能存在着差异,因此不同种类的鱼,都有一个与自身新陈代谢功能相适的适温范围。见图1:
鱼虾蟹是变温动物,水温作为最敏感的环境胁迫因子,对鱼虾蟹的生存甚至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普通鲤鱼在0 ~ 30℃的水温都可以存活,而尼罗罗非鱼、广东鲮鱼等等热带鱼类,当水温低于7~ 9℃就会出现死亡现象。所以要保证罗非鱼的养殖效益, 在低温季节来临之时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养殖水体的水温在12.0℃以上,如果水温降至11.0℃以下时,应该提高警戒,及时做好保温防范工作。
水温降低后水产养殖品种的生理变化和管理注意事项
一、水温降低后要合理投料,避免回温时池塘理化条件失控
水温降低会明显降低鱼虾蟹的新陈代谢率,表现为、吃料慢、生长速度减慢。见图2:
在鲤鱼也可以观察到:在同等的溶解氧条件范围内,水温是影响鲤鱼呼吸频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在6~34℃水温范围内,呼吸频率随着水温的增加呈规律性增加。这表明:鲤鱼的机体代谢率随水温上升而增加。
水温不仅直接影响到鱼类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强度(量),而且对代谢质的方面也有极大的影响水温升高,鱼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内氧化过程增强,气体交换频繁,代谢速率增加。有报道认为:温水鱼类水温升高1℃ ,其代谢速率增10%,温度升高10℃代谢速率增加1倍。
所以当水温降低后,养殖管理必须根据养殖品种适应水温,主动调整投料,避免滥投料带来池塘污染,低水温极端滥投料将是回温池塘水质、底部恶化的伏笔。
二、水温降低,对饲料提出更加高的要求
水温降低后,鱼虾蟹的蛋白质合成分解降低、机体对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量比平时高、机体中血糖升高。
不饱和脂肪酸是鱼虾蟹抗寒能力的表现,饲料中脂肪不佳,对虾很容易出现机体发白等等异常。低温可能造成肝脏损伤影响了胆固醇的肠肝循环导致养殖品种机体中胆固醇含量有所下降。虾蟹等甲壳类生物生理上比鱼更加需要胆固醇。
所以:低水温养殖一定要选择蛋白质、脂肪质量好的饲料,不能够使用地沟油等等不良脂肪的饲料,在平时可以拌喂强甘一号,强化鱼虾蟹的肝营养,保持相对好的肝功能。
三、持续水温降低,不适宜经常拌喂酸性添加剂
持续水温降低,一些养殖品种的肌肉乳酸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显著升高,养而且肌肉中乳酸含量,会随着温度的降低显著升高,导致机体发白等等现象,这可以作为一些养殖品种低温应激的灵敏指标。
所以:在低温时,适当控制一些习惯性拌喂酸性物质的习惯,可以通过所以胜维211等调整养殖对象机体代谢,提高活力减少机体中酸性物质的堆积。
四、低温期间消毒药和杀虫剂、杀藻剂、一些强氧化性物质要合理使用,避免破坏了养殖品种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淡水和海水养殖的鱼虾蟹,其体表的粘液及其它特定组织中都有溶菌酶的存在, 这些溶菌酶有着广普的抗菌活性,对大部分鱼虾蟹致病菌-革兰色氏阴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在鱼虾蟹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随温度的升高, 鱼虾蟹机体的各组织中溶菌酶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反之会降低。
所以:低温期间不要滥用消毒药、杀虫剂、杀藻剂和一些强氧化性物质,避免破坏了养殖品种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滥用消毒药、杀虫剂、杀藻剂和一些强氧化性物质可能反而会提高养殖品种的感染几率。可以适当通过调整水质清爽降低养殖品种感染几率。
五、水温降低后不要滥用消毒药和杀虫剂、杀藻剂、一些强氧化性物质,避免破坏水体的微藻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容易超标
水体氮循环的重点是微藻对氮的吸收。水温是藻类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水温通过影响藻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对微藻的生长速率及生化组成具有显著影响。在16~25℃的温度范围内,小球藻生长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升高趋势,在25~34℃内呈下降趋势,在接近25℃时小球藻生长率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微藻体内合成蛋白和多糖酶的活性,只有在最适条件下,藻类才会生长最快。不同水温条件下藻的丰度见图3:
水温降低后不要滥用消毒药和杀虫剂、杀藻剂、一些强氧化性物质,避免破坏水体的微藻导致氨氮、亚硝酸盐容易超标
六、水温降低后,极可能不要反复施肥、滥用微生物
在水产养殖池塘中,能够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基本是中、高温菌。低温将抑制这些微生物的生成速率,使微生物的死亡速度远远大于繁殖的速度,明显的降低了池塘中微生物对有机氮的分解能力。在低水温条件下,即使滥用、拼命泼洒微生物、施肥,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培藻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埋下回温时水质恶化的伏笔。
所以:水温降低后,极可能不要反复施肥、滥用微生物。在水色不佳时,可以泼洒一点水新活等促进藻活力降低水体粘度和悬浮物即可,不能够要求水色太完美。
七、做好预防每一次的回温时,池塘水质、底部的护理工作是水产养殖成功率关键点
在低水温条件下,尽管有时候滥施肥、滥投料等不良操作产生了有机物积累,但是由于微生物代谢的缓慢,对水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一旦转晴升温,尤其是岭南养殖区域,冬棚内的水温可能一下子会飙升到32℃左右。这种水温条件下微生物会呈现忽然间的发酵量增多,导致水质在水温升高时迅速变浓甚至恶化、水体耗氧量明显增多、水太浓、pH飙升、水体的有害指标(主要是亚硝酸盐等等)明显升高。纤毛虫等等寄生虫就很可能会泛滥。
所以在每一次的回温,都有提前做好改底和调水工作,避免水质恶化和寄生虫、水霉病的泛滥。调水改底的工作目的主要是为底泥减肥,减少池塘的富营养化程度。降低池塘富营养化程度的观察见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