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百科 > 行业动态

说一说水产养殖中的野杂鱼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19-02-11
摘要:在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培育过程中,因各种可能的原因比如进水不严混进野杂鱼,或者遇到洪水带有野杂鱼溢涨进塘,或者清塘不严池中自有野杂鱼,或者池塘泛滥滋生螺蛳、蚌壳,或...

在水产养殖特别是苗种培育过程中,因各种可能的原因比如进水不严混进野杂鱼,或者遇到洪水带有野杂鱼溢涨进塘,或者清塘不严池中自有野杂鱼,或者池塘泛滥滋生螺蛳、蚌壳,或者孵出的水花中本来就有小野杂鱼,等等。 野杂鱼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后,会与饲养鱼儿争食耗氧,严重影响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是个令人非常烦恼的事情。

本文说的水产养殖中的野杂鱼,不单是指一些"杂"鱼,还包括螺蛳和蚌壳等底栖生物,也包括不是养鱼人主动投放的"野"鱼,这样来理解"野"和"杂"的"野杂鱼"含义较为恰当一些。


一、野杂鱼的来源

养殖水域内野杂鱼的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

1.水域内原有野杂鱼本身就早已有之,比如一般的水库里野杂鱼群就占有很大的比例。

2.水域内原有野杂鱼在清塘时没有清除干净,或者像一些非养殖的泥鳅、黄鳝等类钻入泥中存活下来,蓄水后又重新进入养殖水体。

3.养殖池塘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过滤设施或者过滤设施破损、不严密,在进、排水时,野杂鱼或其鱼卵随水流进入池塘。

4.在虾蟹塘移植水草时,野杂鱼卵及其鱼苗混在或卵粒粘附在水草上,连同水草一并带入养殖塘内。


二、野杂鱼的危害

野杂鱼一旦进入养殖水域内,会迅速生长繁殖,如果野杂鱼种群过大会给养殖造成极大的影响。

1. 降低池塘水质质量。野杂鱼由于其生长繁育快,虽然野杂鱼大多属于小型体类但不加抑制会数量众多。在养殖过程中,野杂鱼的呼吸作用、代谢废物的分解作用等等过程会消耗大量氧气,进一步加剧池塘缺氧状况。

2. 增加饲料成本投入。野杂鱼争抢饲料的能力较强,严重影响、干扰主养品种特别是虾蟹类的正常摄食、生长,给日常管理带来不便。因此,有野杂鱼存在的池塘,大多会增加饲料成本。

3. 影响虾蟹蜕壳生长。虾蟹蜕壳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安静良好的环境。野杂鱼生长虽然不快,一旦形成群团,在水体中成群结队活动,势必将对虾蟹的蜕壳造成影响,虾蟹不能蜕壳或蜕壳不遂导致其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4. 捕食幼苗或蜕壳虾蟹。一些食肉性野杂鱼在饵料不足时,常以幼苗或刚蜕壳的软壳虾蟹为食,造成主养品种数量会减少,直接影响主养品种的产量。


三、野杂鱼类常见种类

1.麦穗鱼(麻鲹、小麻䱗、肥鲹)

生物性特点

麦穗鱼,俗名麻鲹、小麻䱗、肥鲹等。头尖,略平扁。口上位。无须。背鳍无硬刺。生殖时期雄鱼体色深黑,吻部、颊部出现珠星。雄鱼个体大,雌鱼个体小。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鱼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鱼。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喜欢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利用价值

随着民众消费多样化,油炸麦穗鱼作为一道美味开始走上餐桌,同时随着家养水生宠物的逐渐兴起,麦穗鱼作为优质饵料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麦穗鱼口感鲜美,也不失为美食菜谱。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2.白条鱼(䱗子、鲹子、白䱗)

生物性特点

白条鱼,俗名䱗子、鲹子、白䱗等。体延长而侧扁,头稍尖,侧扁。吻短,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体被中小圆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急遽向下倾斜,有一显著角度,行至体之下半部,在尾柄处又折而向上至中央部位。体背青灰色,侧面及腹面为银白色,全身反光强,无其他任何花纹。尾鳍灰黑色。雄性在繁殖季节身体变成红蓝相间的彩色。

白条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喜欢群居,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杂食性偏肉食性,喜腥类食料,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型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利用价值

白条鱼一般适宜于油炸,尚属美味,下酒好菜。另外,还有就是油炸后焖汤,那才是传统美食。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3.鳑鲏鱼(菜板鱼)

生物性特点

鳑鲏(读音:pánɡ pí)鱼,俗名菜板鱼等。属小型鱼类,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有或无硬刺,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肠管盘绕形状独特,为逆时针走向,并盘卷成圆形或椭圆形。鳑鲏是杂食性鱼类,栖息在缓慢流动或静止的水域,依靠淡水河蚌繁殖,活动范围小,寿命短。以水藻、浮游生物、碎屑等为食。

鳑鲏鱼作为观赏鱼饲养时,由于其特殊的繁殖习性,必须在其生殖期间鱼缸底部放些河蚌以便其产卵繁殖。生殖期的雌鱼出现产卵管,雄鱼产生婚姻色或珠星。雄体较雌体小而低,吻部具珠星,背、臀、胸鳍的鳍条延长。生殖期婚姻色鲜艳,体侧有绚丽发亮的纵行彩虹条,其粗细长短既显示性别又有种级特征。雌体具有产卵管,不同种类长短不一。

观赏价值

鳑鲏类鱼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被许多鱼类饲养爱好者和医药学家的青睐。

鳑鲏鱼个体不大,体态优美、色彩艳丽,可以养殖供作观赏,为我国著名的原生观赏鱼类。每当生殖季节,处于发情期的雄鳑鲏色彩分外鲜丽,更具吸引力,是名副其实的水中蝴蝶;而雌鱼在生殖期间拖着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雄鱼的陪伴下更加别具一格。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4.河虾(青虾、小草虾)

生物性特点

河虾,俗名青虾、小草虾等。具背光性,白天隐伏在暗处,夜间出来活动,生殖季节却一反常态,白天也会出来进行交配活动;还有投料时,白天也会出来争食,通常栖息在水草丛中,因该虾须在水草上产卵。


利用价值

河虾因为个体小,产量又不高,因此不受人看重,但是营养丰富,味道好。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5.淡水虾虎鱼(黄波䱗)

褐吻虾虎,子陵吻虾虎(真吻虾虎)


生物性特点

虾虎鱼,俗称黄波䱗等。种类有很多样。虾虎鱼的食性很杂,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比它小的鱼、虾、蠕虫及其他鱼类的卵都是虾虎鱼的食物,也吃人工饲料。

利用价值

虾虎鱼虽然个头小但是肉多,也好吃。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6.食蚊鱼(大肚䱗)

一种貌不惊人的小鱼——食蚊鱼,平常很常见但又不引人注意,它生命力和繁殖力都非常"坚强",河沟、水渠凡是有水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它,在渔塘里抢料耗氧,令养鱼人恨之入骨,特愿除之而后快!

生物性特点

食蚊鱼,俗名大肚䱗、大肚鱼、柳条鱼、山坑鱼、大眼叮当等,很多小池塘、河道、稻田等水域都能看到。它形似柳条,是一种矮胖的小鱼,嘴巴略朝上,约2-5厘米长。通常雌鱼大于雄鱼,雌性食蚊鱼是直接生出的是食蚊鱼仔鱼而不是鱼卵。

食蚊鱼的老家在美国东南部、墨西哥等地,属杂食性,以浮游动物、小的昆虫与碎屑为食,当然也包括吃食蚊子的幼虫孑孓(故名"食蚊"鱼),很多国家引入食蚊鱼就是用来消灭蚊子幼虫的。成年食蚊鱼一天能吃上百条蚊子幼虫孑孓,一天的进食量可达其体重的42%至67%,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有研究发现,雄鱼在交配之后死亡率高,是因为雌鱼自身能储存精子,已经完成繁衍使命的雄鱼无须再活下去,从而避免和新生的幼鱼形成竞争。为了下一代而精尽鱼亡,不可谓不震撼。

食蚊鱼的生态耐受性强。除了不耐寒,食蚊鱼能够在许多严酷环境下存活,包括两倍于海水盐度的水体和含氧量低的水体,含有机废物、杀虫剂、除草剂和酚类的水体,甚至在42℃的水温下还可以短期生存。食蚊鱼在当水中溶氧量低的时候,它能方便地直接浮到水面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食蚊鱼还能直接吃体型更小的成年鱼类,对体型更大的物种不外乎两种手段:一种是吃大鱼们的卵以及幼鱼和蝌蚪;另一种是直接攻击其他大鱼,咬其鱼鳍和鳞片,造成细菌感染,间接提高大鱼的死亡率。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7.斗鱼(烧火鳊)


斗鱼,在本文此处虽说它是野杂鱼,但它确确实实是中国原生鱼中顶天立地的著名观赏鱼。曾几何时是随处可见,但随着环境污染,现在也越来越难寻觅了!在中国原生观赏鱼中,斗鱼比鳑鲏的名气大得多。


圆尾斗鱼,主要是产于北方。



叉尾斗鱼,叉尾产于南方。

生物性特点

中国斗鱼又称烧火鳊、叉尾斗鱼、天堂鱼。大体分为圆尾斗鱼和叉尾斗鱼等四个种类,常活动于浅水洼或水草茂密的岸边,外形美观,色彩美丽,可作为观赏鱼类专业饲养。

中国斗鱼的共同体态特征是:成鱼体长约为7-8厘米至十几厘米,大致呈椭圆形,侧扁,尾柄不明显;鳃上腔内有瓣状辅助呼吸器官,帮助它们在水面吸入氧气;腹鳍胸位,第一鳍条延长呈丝状,也可称为胸针;背鳍、臀鳍、尾鳍明显;雄鱼体色较鲜艳,雌鱼体色较暗,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种类。

中国斗鱼生性好斗,而且还会攻击其他的鱼类,对人工养殖的小鱼苗有很大的伤害力。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肉食性鱼类。

8.河蚌(蚌壳)


生物性特点

河蚌,在一些地方称为蚌壳,生活在淡水湖泊、池沼、河流等水底,半埋在泥沙中。肉可食用,也可作鱼类、禽类的饵料和家禽、家畜的饲料。

有的地区用为淡水育珠蚌,用作育珠的主要为三角帆蚌及褶纹冠蚌。蚌体后端的出入水管外露,水可流入流出外套腔,借以完成摄食、呼吸及排出粪便和代谢产物等机能,滤食水中的微小生物及有机质颗粒等,还吃小型微生物。

河蚌为雌雄异体,生殖腺位足部背侧肠的周围,呈葡萄状腺体,精巢乳白色,卵巢淡黄色。生殖导管通,生殖孔开口于肾孔的后下方很小。河蚌的生殖季节一般在夏季,精卵在外瓣鳃的鳃腔内受精,直至钩介幼虫形成,钩介幼虫对鱼类有寄生害处。

鰟鮍鱼的繁殖必须借助河蚌。鰟鮍鱼以长的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入水管,产卵于河蚌的外套腔中。钩介幼虫也趁此接触鰟鮍鱼,寄生在鱼的鳃、鳍等处。


危害

河蚌主要三大危害:一是耗氧夺料;二是在塘底成团队运动时会搅浑水体,但也有搅动底泥改善底层底泥的作用;三是鱼类钩介幼虫病暴发的源头。

清除方法

清塘消毒,加、注水时过滤,混养青鱼便可清除吃掉(螺蛳同理)。

9.其它


   (田螺)
除了本文上列所述的种类外,还有土鲫鱼、泥鳅、黄鳝、小龙虾、螃蟹、螺蛳(含福寿螺)等等不是人工计划养殖的种类也当属"野杂"鱼类,相关内容本文从略。

四、防控野杂鱼的措施

1.彻底清塘

清塘消毒,用生石灰、强氯精、茶粕等药物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等。

2.水源过滤

水源过滤能有效地控制野杂鱼数量。特别是鱼苗、鱼种塘,进水一般应过滤,一般可以拦住杂鱼及其鱼卵等进入养殖水体。

3.生物清除

   (加州鲈鱼)
杂鱼较多的鱼池,可以利用、混(套)养翘嘴红鮊、加洲鲈鱼、乌鱼、鳜鱼、革胡子鲶、黄颡鱼、大口鲶等等肉食性鱼类来清杂除野。如果耽心会吃掉较大的主养鱼类,可以以小口型肉食性鱼类(如翘嘴红鮊、鳜鱼、加州鲈等)混养为宜,因口小而不能伤害到较大的主养鱼类。

混(套)养肉食性鱼类也有人不认同,反对的人意即:肉食性鱼类吃鱼太凶了,特别是大口鲶,大小通吃,令人生畏!认为要伤害主养鱼,得不偿失。

其实不然,即使要吃掉少量的主养鱼,也多以底层鱼类为主,因绝大多数肉食性鱼类属底栖性鱼类,但是它们主要还是吃掉的是野杂鱼和病弱鱼,对防治传染性鱼病有一定益处,并且,肉食性鱼类大多是有胃鱼,当吃下一尾鱼后,和人吃饭一样(吃下食物后需消化吸收完后才吃食下一餐),一般要待所吃食下的鱼在肚(胃)里骨肉吸收并消化完了以后才会吃食下一尾鱼(如鲶鱼就是这样)。因此,混养肉食性鱼类并没有多么可怕。


   (青鱼)
目前,养鱼池塘普遍性的螺蛳、蚌壳泛生,危害相当严重,特别倡导混养青鱼。青鱼特别喜食壳类生物,当然鲤鱼也会吃食壳类,混养青鱼既能控制底栖动物(壳类生物)大量繁殖消耗饵料和氧气,又可减少它们作为螺蛳、蚌壳宿主传播疾病,并且还增加效益。每亩混养放养量一般30~50尾,池塘首次混养青鱼可以亩放100~200尾。

4.药物清除

在虾、蟹养殖水体中,处理塘中的“野杂鱼”而又不伤及虾蟹等甲壳类,可以采用某些特殊药物予以清理,比如茶粕、鱼藤精、氯硝柳胺等。

5.其它方法

野杂鱼"闷死"的土办法

利用大多数野杂鱼不耐低氧的特性,依其野杂鱼比人工鱼类或鱼苗耗氧量大,用降低溶氧含量的办法,予以"闷死"野杂鱼而留下人工鱼类或鱼苗的土办法处置。

下地笼诱捕

用地笼网抓捕野杂鱼,此法最安全,伤害最小,但是费时费力,无法除尽。

安置粘网

粘网安置时,要注意网眼要小,只粘套小杂鱼为宜。

(刘文俊 2019.02.10)


水产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