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百科 > 行业动态

人造肉,你吃吗?

作者:幸福鱼苗 时间:2019-02-12
摘要:年过完了, 肉吃得还行吗? 在大家哼哧哼哧狂吃肉, 又哭着喊着要减肥的时候, 有一个消息 人 造 肉 要 来 啦 !!!! 人类对于肉类的喜爱,是亘古不变的,现如今随着发展,肉类...

年过完了,
肉吃得还行吗?
在大家哼哧哼哧狂吃肉,
又哭着喊着要减肥的时候,
有一个消息……

 
人 造 肉 要 来 啦 !!!!


人类对于肉类的喜爱,是亘古不变的,现如今随着发展,肉类也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

曾有科学家做过研究,若按照这样的需求计算,全球需要每年宰杀700亿只动物,而饲养这些动物需要占用全球大约70%的农业用地,耗费全球约60%的谷物资源。

除了耗费地球资源之外,禽畜养殖还对环境造成极大压力,根据相关报告显示,若按照现阶段的趋势发展,到2030年,禽畜养殖产业排放的CO2气体将占据全球排放温室气体量的一半,这将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极大的负担。

随着细胞培育技术的兴起,科学家们设想并发明了一种“人造肉”技术,据说可以大大增加肉类产量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大压力。

一家名为“BeyondMeat”的“人造肉”企业,目前已经获得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及麦当劳前任CEO唐·汤普森等多位名人的投资。据相关机构估值,“人造肉”市场在未来有望达到64亿美元的市场估值。

那么,这种“人造肉”技术是什么时候兴起,它的原理是什么?它与正常的肉类有什么区别呢?别急,今天我们一一来做解答。


“人造肉”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人造肉技术采用的是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这项技术早已发明,但将其运用于禽畜细胞的体外培育,则是在2013年才成功实施。

细胞体外培育技术,指的是从生物体内取出组织或是细胞,将其放置于模拟的体内生理环境中,在无菌、适当温度和一定的营养条件下,使其生存和生产。

油腻腻的食肉族


其实说起人造肉来,恐怕没人比山西五台山下素斋馆子们更专业了。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大豆培育历史的国家,作为长期缺乏动物蛋白摄入的农耕民族,一直很善于利用油炸、腌制、调味的方式让植物蛋白拥有肉的风味。
 
日式斋饭,把草做成肉的味道


无独有偶,早期西方人造肉概念的也起源于大豆。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把大豆制成渣粉,利用喷丝器喷出,模仿肉类纤维的状态和口感。


这个人造肉,早就吃上了


不过不管是中式的素鸡素鹅,还是西式早期的人造肉,在口感和味道上都和真正的肉类都大相径庭。

植物蛋白


克·波斯特教授利用这项技术,从动物体内提取肌肉组织,从中分离提取得到肌肉细胞和脂肪细胞,并将其肌肉细胞放置于血清中进行培养。血清中富含肌肉细胞生长分裂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肌肉细胞利用这些营养成分,可在血清中迅速生长、分裂,并连结成细长的肉丝状物质。这时,再在其中加入适量的脂肪细胞,可使得肌肉细胞与脂肪细胞交联形成类似肉类的组织,这即为通过细胞体外培育技术制备得到的“人造肉”。


“人造肉”与普通的肉类有什么区别?

 
形态

“人造肉”相比普通的肉类,其形态不是常见的完整块状,而是呈肉糜状,因此其作为食物的烹饪形式多为肉饼、肉丸、肉条等。除此之外,其色泽、口味也比正常的肉类要淡很多。


营养成分

由于”人造肉”为人工培育,其营养成分比普通的肉类更为可控。在培育的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加入脂肪细胞的多少,调节成品肉中的脂肪含量,从而培育出更适宜人类各种需求的肉质。

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控制加入脂肪的种类,来调控成品肉的功效,如若在肉的培育过程中用OMEGA-3脂肪酸替代普通脂肪酸,则食用此类肉质,其对心脏的保健效果要比普通的肉更好。


产量

“人造肉”的产量比普通养殖高,甚至高出普通养殖业39倍。据波斯特教授介绍,理想情况下,通过“人造肉”技术,仅通过1小块牛肉组织就可培育出10000公斤“人造”牛肉。按照每头牛的净宰率在45-50%来估算,一头估重为500公斤的肉牛,其净肉的重量最多仅为250公斤,即要达到“人造肉”技术达到的产量,至少需要40头肉牛!

“人造肉”存在哪些弊端?

“人造肉”有着产量高、营养成分可控等多个优点,那它是否就真的适合大力发展作为人类肉质食物的来源呢?



答案是不确定的。

“人造肉”受技术限制,目前还存在着以下这些缺点,若要大规模发展,仍需再经过一些深入研究。


成本高

目前培育得到的人造肉,单价高达4800美元/千克,远非普通消费者所能承受的。

造成人造肉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原料成本高、产物产量低。目前培育细胞采用的多为胎牛血清,但胎牛血清目前的售价极高,造成人造肉的成本奇高。



除此之外,目前培育技术下的细胞分裂速度仍不够快,尚未达到理想情况下的速度,造成人造肉的产量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人造肉的成本。


实际操作存在难点

“人造肉”的制作过程属于精密的细胞培育,在培育过程中,细胞对环境中的渗透压、温度、酸碱度、CO2浓度都有着十分精密的要求,且细胞培养液非常容易受到杂菌(如酵母菌、霉菌)污染,从而导致产物制备失败,若这类肉流入市场被人体食用,则很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这些条件大大增加了对生产环境和技术能力的要求,使其目前仍不能被大规模投产。



实际监管困难

由于“人造肉”市场发展刚刚兴起,这种肉类属于新型肉类,有关监管部门对于其属性的划分尚不明确,现有的监管法规范围也不适用于人造肉。

11月16日,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正式建立了实验室制造的肉制品商业化监管框架,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或许不久后在中国市面上就能买到这种人造肉。


美国生鲜超市


伦理问题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让人造肉称之为“肉”。近美国牛仔协会就在进行强烈的抗议,声称只有养殖动物出产的肉才能叫“肉”,实验室培育出来的只能叫做“可食用生物培育合成细胞”这类奇奇怪怪的名字。

虽然双方还在扯皮之中,但人造肉要是真以“合成细胞”这样的名字上了货架,恐怕是别想卖出去了……



人造肉在中国有市场吗?

虽然客观问题还是存在的,但人造肉的市场仍然非常广阔。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细胞肉的造价正在慢慢下降,很多家创业企业都表示,到2020年左右,人造肉的制作成本将大幅下降、实现量产上市(否则牛仔们也不必那么紧张了)。

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在其中寻找到创业机会呢?

可惜目前来看,人造肉市场的逻辑和中国的肉类市场消费现状是不符的,自然也很难出现什么创业机会。


中国人需要靠吃肉赚钱

从2013年以来,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正在逐步上升,在2016年中国人均肉类的消费量达到 了26.1千克。可这不意味着我们需要用人造肉来填补需求,而是进一步推进了畜牧养殖业市场的发展。相比欧美,中国畜牧业工业化的程度要低得多,说白了,也就是有很多人要靠养牛、养鸡来吃饭。2014年时,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9万亿元,约占GDP的4.6%。加上畜牧产业 链上的饲料作物种植、屠宰等等,这其中所创造的工作岗位,让中国暂时不能摆脱依赖。

中国人喜欢吃的肉,暂时还造不出来

相比欧美人愿意接受肉排、香肠、肉丸这种加工肉制品不同,中国对热鲜肉/冷冻肉和带骨肉的热爱已经到了一个歪果仁无法理解的地步。

中国肉制品消费市场的70%都是热鲜肉和冷冻肉,其中包括了各种蹄、爪、排骨、脖子、 头、五花、肉皮、蹄筋、内脏……等等一系列构成复杂的肉类。目前人造肉虽然可以模拟出动物肌肉和脂肪的口感味道,可是并不能模仿骨头、筋膜等等的口感。


中国人爱吃的,你造造看……


说白了,国外出产的那些人造肉到中国顶多当个包子馅,可能还会被嫌弃不好吃。


中国人没有几个真的吃素的

《舌尖上的中国》里曾经提到过,中国目前有5000万人口选择素食。虽然不知道这一数字是否准确,或许很多人选择吃素是为了健康和信仰,但现状的确是大多数人还没意识到动物制品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中国对于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的教育基础本身就不算深厚,在全国范围来看也很少有名人明星对外宣传应当为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而不吃肉、少吃肉。

但在国外却有着大量素食主义者,其中不乏极力宣传这种生活方式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名人明星。例如小李子莱昂纳多就是一位素食主义者,原因是他热爱动物。Beyond Meat的投资方里就有莱昂纳多,以及比尔盖茨、Twitter 两位联合创始人 Biz Stone 和 Evan Williams,他们三位同样是素食主义者。


轰轰烈烈的素食运动


相比之下,中国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吃肉、养殖动物、环境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也就很难有人去推动人造肉产业的发展了。



来源:科普中国微平台

水产百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黄冈幸福鱼苗繁殖基地

联系电话:13409692933

手机号码:15342433270

客服QQ:729545898

Email:729545898@qq.com

地址: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

[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