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榕江县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和稻田环境资源,依靠水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加快推进稻田养鱼从“靠天养鱼、任其发展”转变为生产能力强、抵御风险能力强和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强的规模化稻渔综合种养,助力“稻花鱼”做大做强,以“六个注重”扎实推进全县稻渔综合种养发展,通过“五统一分”发展模式促进全县稻渔综合种养扩面提质增效。发展面积已从2018年的5.4万亩增加到2020年的10.1万亩,水产品单产由2018年的15公斤/亩增加到2020年的32.5公斤/亩,水稻单产由2018年的485.5公斤/亩提高到2020年的498.7公斤/亩,养殖效益从亩产750元增加到1625元。目前稻渔综合种养已成为黔东南州榕江县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经验如下:
一是注重模式创新。榕江县按照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和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发展模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2020年,榕江县实施面积10.1万亩,基本实现宜渔稻田全覆盖,其中稻+鱼+鸭0.2万亩,稻+蛙0.05万亩。覆盖农户5.38万户,其中贫困户3.1835万户。投放稻田鱼苗480.986吨。稻渔产量达3210吨,稻渔产值达1.6亿元。
二是注重技术革新。积极引进水稻及鱼类新品种进行试验,创新种养模式,加强田间管理等技术革新,加强与贵州大学、贵州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坝区沟溜稻+鱼+鸭示范”“稻+蛙示范”等试点,探索稻田养鱼高产、稳产的种养管理技术,推动榕江县稻渔综合种养持续健康发展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迈上新台阶。由榕江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参与的“黔东南地方鲤改良稻鱼技术推广”获得2020年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
三是注重资金筹措。坚持奖补结合,采取“政府主导+合作社示范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贫困县“9+3”项目资金、省农科院示范资金、统筹整合县财政涉农资金以及合作社(企业)自筹资金,用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20年,榕江县整合各类稻渔综合种养资金1450余万元,为榕江县生态渔业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是注重示范带动。按照“建基地、带农户、创品牌、稳增收”的思路,把创建示范基地作为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坝区、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在交通便利、水源方便,适宜稻田养鱼的地方,大力推进以稻+等为主的示范基地。2020年,榕江县共建设稻田养鱼示范点5个,示范面积2000余亩,带动全县稻田养鱼产业发展,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五是注重效益活力。积极探索全产业链发展,优化合作社、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份额,按照“一条鱼”一个产业的布局,结合酸汤鱼、侗乡腌鱼、烧鱼等传统饮食文化,提高生态渔业附加值和整体效益。2020年,榕江县巩固提升了寨蒿镇侗家风味食品有限公司“侗乡腌鱼”的线上线下发展模式和榕江“醉一方”稻鱼体验店,在水产品美食加工上寻求突破。目前“侗乡腌鱼”线上线下销售量达10吨左右,稻鱼体验店销售量达30吨左右。
六是注重以产稳业。坚持乡镇统筹、合作社管理、村级实施模式,着力研究、引导、服务贫困劳动力到示范点或基地就业,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群众种养技术水平,为贫困劳动力务工提供全方位服务。2020年,榕江县累计53800户农户通过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得到就业,其中贫困户31835户,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难题。
下一步,榕江县将坚持以“种稻为主、种养结合、稳粮增效”的原则。一是大力发展“稻+”生态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将稻渔综合种养推广面积稳定在11万亩左右。二是确保水产苗种供应,全县水产苗种自给率提升至85%以上。三是探索产业融合发展行动。继续抓好“一条鱼”工程,积极扶持合作社、务工返乡人员创建“稻鱼鸭主题餐厅”“稻鱼专卖店”,同时探索“稻渔生态米”基地的创建工作。四是开展品牌建设及营销体系建设行动。依托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做好相关安全农产品认证认定工作,打造“榕江有机鱼”“榕江稻花鱼”等品牌,做大做强榕江稻田养鱼产业。五是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全面提升生态渔业从业人员素质。六是加强鱼病防治和投入品的监管。七是加大力度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强做实榕江县稻田综合种养产业。